下面来看一个综合实例,假设我们要在内核源代码 drivers 目录下为 ARM 体系结构新增如下
用于 test driver 的树型目录:| --test | -- cpu | -- cpu.c | -- test.c | -- test_client.c | -- test_ioctl.c | -- test_proc.c | -- test_queue.c在内核中增加目录和子目录,我们需为相应的新增目录创建 Makefile 和 Kconfig 文件,而新增目录的父目录中的 Kconfig 和 Makefile 也需修改,以便新增的 Kconfig 和 Makefile 能被引用。在新增的 test 目录下,应该包含如下 Kconfig 文件:1 # 2 # TEST driver configuration 3 # 4 menu "TEST Driver " 5 comment " TEST Driver" 6 config CONFIG_TEST 7 bool "TEST support " 8 config CONFIG_TEST_USER 9 tristate "TEST user-space interface"10 depends on CONFIG_TEST11 endmenu
由于 test driver 对于内核来说是新的功能,所以需首先创建一个菜单 TEST Driver。然后,显示 “ TEST support”,等待用户选择;接下来判断用户是否选择了 TEST Driver,如果是( CONFIG_TEST=y),
则进一步显示子功能:用户接口与 CPU 功能支持;由于用户接口功能可以被编译成内核模块,所以这里的询问语句使用了 tristate。为了使这个 Kconfig 能起作用,修改 arch/arm/Kconfig 文件,增加:
source "drivers/test/Kconfig"脚本中的 source 意味着引用新的 Kconfig 文件。
在新增的 test 目录下,应该包含如下 Makefile 文件:
1 # drivers/test/Makefile2 #3 # Makefile for the TEST.4 #5 obj -$(CONFIG_TEST) += test.o test_queue.o test_client.o6 obj -$(CONFIG_TEST_USER) += test_ioctl.o7 obj -$(CONFIG_PROC_FS) += test_proc.o8 obj -$(CONFIG_TEST_CPU) += cpu/
该脚本根据配置变量的取值,构建 obj-*列表。由于 test 目录中包含一个子目录 cpu,当CONFIG_TEST_CPU=y 时,需要将 cpu 目录加入列表。
test 目录中的 cpu 子目录也需包含如下的 Makefile:1 # drivers/test/test/Makefile2 #3 # Makefile for the TEST CPU4 #5 obj -$(CONFIG_TEST_CPU) += cpu.o
为了使得整个 test 目录能够被编译命令作用到, test 目录父目录中的 Makefile 也需新增如下
脚本:obj -$(CONFIG_TEST) += test/
在 drivers/Makefile 中加入 obj-$(CONFIG_TEST) += test/,使得在用户在进行内核编译时能
够进入 test 目录。增加了 Kconfig 和 Makefile 之后的新的 test 树型目录为:| --test | -- cpu | -- cpu.c | -- Makefile | -- test.c | -- test_client.c | -- test_ioctl.c | -- test_proc.c | -- test_queue.c | -- Makefile | -- Kconfig回到linux源码主目录,执行 make menuconfig命令,进入Device Drivers选项,可以看到新添加的选项,
可以看到TEST Driver已经出现在了 menuconfig中,进入该选项,如下图,是不是很神奇,我们添加的配置选项已经可以选择了。(根据原书略微修改了drivers中的Kconfig,再最后添加了source drivers/test/Kconfig,
这样新添加的内容就会出现在Device Drivers选项下,另外还增加了Set CPU Freq选项)